2025年7月,骄阳似火,却挡不住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向阳·艺束光暑期实践团前行的脚步。他们踏上了一段充实且意义非凡的征程,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追求,在实践的画卷上绘就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1、传承红色精神,感悟使命担当
话剧演绎,让改革先锋“活”现舞台
当谢高华的故事在舞台上徐徐展开、逐渐“活”过来时,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也随之呈现在观众眼前。从“鸡毛换糖”的艰难起步,到如今“世界义乌”的繁荣昌盛,义乌今天的辉煌成就离不开一个人,那便是当年的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正因如此,义乌的商人曾满怀感恩地喊出“谢天谢地谢高华”的口号。

为了更深刻地体会谢高华的事迹,实践团精心排演了话剧《改革先锋谢高华》。在排练厅里,实践团成员们全身心投入,热烈地讨论着各自扮演角色的细节。饰演谢高华的成员,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我宁可不要这乌纱帽,也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努力揣摩着谢高华当时的情绪,力求将角色的精神内涵完美呈现。

从第一幕街头巷尾的“鸡毛换糖”叫卖声,到第二幕冯爱倩拦车请命的戏剧冲突,再到最后“出了问题我负责,宁可不要乌纱帽”宣言的铿锵誓言,实践团成员们用细腻的表演,生动再现了谢高华同志“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打破桎梏,为义乌发展蹚出一条康庄大道的改革历程。舞台上的一颦一笑,都是对改革先锋最深情的礼赞。
探寻文化脉络,汲取发展精神
在谢高华故居内,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谢高华的人生经历,实践团成员们认真聆听,从中汲取敢于突破、务实坚守、舍我其谁的精神力量。他们还通过话剧表演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深对谢高华精神的认识。
谢高华虽已离去,但他的改革担当精神却永远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勇前行。实践团来到衢州谢高华故居,这不仅是一次红色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深度洗礼。在这里,他们缅怀改革先锋的丰功伟绩,汲取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让改革精神在新征程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2、点燃艺术梦想,创造新生之美
艺术课堂,开启儿童创意之旅
实践团走进磐安新渥村,开展了一场为期五天的儿童艺术课程。本次暑期实践以水拓丝巾、扭扭棒等手工制作为主要活动形式,搭建起“思政 + 美育”融合的创新模式。实践团成员结合自身专业特长与儿童艺术教育的特点,聚焦义乌本地及周边区域的儿童与留守儿童群体,为他们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艺术课堂。
在艺术课堂上,充满创意与趣味的艺术实践项目激发了孩子们的艺术创作灵感。他们专注地投入到手工制作中,用稚嫩的小手创造出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作品。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更在艺术体验中学会了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完成一幅画、一件手工,往往需要孩子们专注投入和反复打磨。比如捏橡皮泥时,他们小心翼翼地调整细节,力求让作品更加完美;涂色时,他们全神贯注,避免颜色涂出轮廓。这些过程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耐心和专注力,更让艺术课堂成为了滋养他们心灵的沃土。在这里,孩子们在感性与理性的平衡中全面发展,艺术课堂成为了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收获满满,青春绽放绚丽之花
向阳·艺束光实践团在这个暑期,通过谢高华话剧演出、衢州谢高华故居调研以及磐安艺术课堂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收获颇丰。他们不仅结合自身专业能力提升了综合素质,更在传承红色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服务社会发展等方面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未来,他们将继续怀揣着梦想与担当,让青春活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书写更加精彩的青春篇章。
3、体悟青春价值,书写奉献华章
观话剧悟担当,走衢州探实情,进课堂播美育——暑期实践悟感想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如一幅立体画卷,串联起精神传承、现实观察与艺术温度。
表演谢高华话剧时,“改革先锋”敢闯敢试的精神在舞台上具象化,那句“大不了不要这乌纱帽,回家卖红薯,也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台词,让我们读懂了时代浪潮中个体担当的重量,也明白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是口号而是行动指南。
衢州调研来到谢高华的故居,开门便看到老旧的桌椅,里面那些斑驳的器具无不在说明谢高华的节俭。但墙上的字画与肖像,表达了他对人民、对国家的不屈精神,为人民可以奉献自我不屈不挠,让国家更加繁荣向更好的发展。这些精神通过故居的实物陈列、场景还原,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纽带,提醒人们改革不易、民生为大,更激励着后人在干事创业中坚守初心、勇于突破。
而艺术课堂里,每一个学生都仔细学习,发挥创造能力,创造自己独特的作品。也让这些学生更加感受到了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其中的精神。在艺术课堂里,没有“标准答案”,孩子们可以用画笔、歌声或手工自由表达内心,这种对想象力的尊重,守护了最本真的创造欲,让每个人都敢“与众不同”。
这场实践让我们明白:无论是前辈的精神遗产,还是脚下的乡土中国,抑或是细微处的艺术表达,都在诉说同一个道理——发展的本质,永远是让每个普通人的生活更有光彩。
——24产品艺术设计1班 唐家俊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三段经历如三颗星火,在心中点亮了不同的光。
演谢高华话剧时,当台词里“要敢闯敢试”从口中说出,我突然读懂改革先锋的勇气——不是豪言壮语,而是在争议中为群众找路的坚定。
站在他的故居里,斑驳的书桌、泛黄的工作笔记,让“改革”二字从课本走向具象,那是一个人用担当撬动时代的力量。
而在磐安新渥村的艺术课堂,孩子们用蜡笔涂出的七彩天空,比任何理论都更鲜活地诠释了“传承”的意义。他们眼里的光,都是对生活最本真的热爱与向往。
这次实践让我明白,无论是波澜壮阔的改革,还是润物无声的守护,核心都是“为了人”。我们既是历史的旁观者,更该是未来的建设者。
——23产品艺术设计2班 蒋江雷
二十三天暑期社会实践结束,收获满满。参与谢高华话剧,从定角、采买物资到反复彩排,团队协作尽显力量,沟通交接凝聚一心,彰显精神风貌。在谢高华故居调研,书记故事触动至深,公车从不私用的坚守,彰显正直高尚与纪律意识,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当学其精神。了解开放小商品的不易,敬佩他舍“乌纱帽”为百姓的胆魄决心,要学其目光长远,拓宽视野、透彻认知。磐安五天艺术课堂,与小朋友交流合作,辅导手工,他们热情开朗、天真无邪,有的主动交流,有的需老师引导融入。这不仅是教学,更是考验,提升了工作效率、协作与沟通力,也让小朋友丰富暑期生活、交友。但也发现不足,难顾及所有孩子感受,深知教师不易,致敬这一值得尊敬的群体。很荣幸参与,收获成长,铭记这段珍贵经历。
—23数字媒体艺术设计2班 吴彦伟